翻拋機生產廠家簡述作物對氮素的吸收利用
作物具有吸收同化無機氮化物的能力。因此,除存在于土壤中的少量可溶性含氮有機物,如尿素,氨基酸,酰銨等外,作物從土壤中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銨鹽和硝酸鹽,既銨態氮和硝態氮,被吸收到體內的銨態氮,可直接光合作用產物有機酸結合,形成氨基酸,進而形成其它含氮有機物。而硝態氮在體內還原呈銨態氮后才能被吸收利用。植物吸收的氨和硝態氮還原成的氨,在體內不能積累過多,否則會使植物中毒,氨中毒使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蛋白質合成受阻。未經還原的硝態氮可以在植物體內積累,如養麥、煙草等旱作物和鹽土上生長的耐鹽植物,都能積累較多的硝酸鹽,蔬菜也可在葉片中積累大量的硝酸鹽。
由于作物體內與氨結合成氨基酸的有機酸,來源于光合作用產物,如丙酮酸(氨化后成丙氨酸),Q-酮戊二酸(氨化后成谷氮酸)。因此,植物對氮素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光合作用的強度,這與群眾在實踐中認識的施肥效果往往在晴天較好較快的經驗相一致。
缺氮的植株施用適量氮肥后,由于體內大量合成了高分子含氮有機物,使植株迅速生長和葉色變黑,因此在生產實踐中,氮肥的效果 易從植株的長相和葉色改變中觀察到。
雖然銨態氮和硝態氮作為植物氮源的價值相同,但在兩種氮源可以選擇的條件下,不同植物的相對吸收量仍有明顯差異。這種差異受植物的種類、品種和生育期,土壤溶液的反應(PH)及溶液中各種離子的相對含量,兩種氮源的濃度等因素的影響。在大田作物中,一般煙草、棉花等旱作物對硝態氮的反應較好,水稻則較多吸收銨態氮。
植物能經由葉面和根直接吸收尿素和某些銨鹽作氮源。但尿素在體內的同化過程尚未完全搞清,一般認為,尿素在作物體內尿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銨態氮后被利用。








